《正统大名府志》十卷 明 李辂修 赵本 吴骥纂PDF高清电子版下载

书名正统大名府志
卷数共十卷并杂录补遗一卷
作者明 李辂修 赵本 吴骥纂
格式日本馆藏原书原貌彩色影印
类型中国稀缺古代古籍善本地方志史志县志
页码349双页
史部方志类
大小709.64 MB
书籍信息

内容简介

明代正统《大名府志》作为现存最早的大名府地方志文献,其历史价值与编纂特色可从以下多维度进行优化阐述:
一、版本溯源与文献地位
该志由大名府知府李辂主持修纂,赵本(大名府教授)、吴骥(清丰县教谕)具体执笔,成书于正统十年(1445年),比后世唐锦编纂的正德《大名府志》早61年。其孤本原藏日本内阁文库,经1992年中国书店影印胶卷复制后,2019年起陆续以影印本、电子版形式回归故土,现收录于《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》及《中国数字方志库》,与《永乐大典》辑出的《顺天府志》并列为明代早期方志珍本。
二、内容架构与编纂特色
全志采用十卷加杂录补遗的体例,突破传统方志框架:
1. 空间维度:首卷以"建置沿革""疆域""城池"构建地理沿革体系,卷二"坊郭乡镇"详列基层治理单元,辅以"土产""贡赋"等经济数据
2. 人文维度:专设"宦迹""人物"两卷记载名宦乡贤,"诗""序""碑""记"等艺文卷占比达40%,体现"以文存史"理念
3. 考据价值:卷四"城郭故址""堤堰"等目与卷首城池图互为印证,虽记载大名府故城内容有限,但插图轮廓为研究1430年代洪水毁城后的城市格局提供重要线索
三、历史坐标与学术价值
作为大名府故城水毁(1401年)后首部系统方志,其特殊历史节点赋予三重意义:
1. 地理变迁实录:黄河改道前的堤堰、渡口记载,与正德志中"河抱衡漳"描述形成时空对照
2. 政区沿革标本:卷二"屯"目详载卫所屯田制度,反映明初北直隶军事化管理的实证
3. 文化传承纽带:卷七至卷十辑录的碑刻、庙学记等文献,为研究元明之际中原文化断层后的重建提供原始素材
四、当代研究启示
该志的回归填补了冀鲁豫交界区明代早期文献空白:其"坊郭乡镇"记载可佐证《读史方舆纪要》所述大名府"犬牙交错"政区格局;"寺观""祠庙"数据为梳理全真教在华北传播路径提供新线索;"杂录补遗"中墓志铭等材料,更成为破解大名府士族网络的关键拼图。建议后续研究可结合正德志"古迹志"开展时空叠合分析,构建更完整的明代华北城市变迁图谱。

相关图片

《正统大名府志》十卷 明 李辂修 赵本 吴骥纂PDF高清电子版下载封面图 - 历史迷经

《正统大名府志》十卷 明 李辂修 赵本 吴骥纂PDF高清电子版下载封面图 - 历史迷经

《正统大名府志》十卷 明 李辂修 赵本 吴骥纂PDF高清电子版下载-历史迷经
《正统大名府志》十卷 明 李辂修 赵本 吴骥纂PDF高清电子版下载
此内容为付费资源,请付费后查看
10
立即购买
您当前未登录!建议登陆后购买,可保存购买订单
付费资源
已售 1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233 分享